近日,多位消費者向《天天315》欄目組反映,使用“巴歌出行”共享汽車后,遭遇押金難退問題。
山東煙臺消費者劉先生介紹,今年7月份,由于自家愛車受損送修,為出行方便,他在手機上下載了“巴歌出行”共享汽車APP,本以為租用十分方便,誰料繳納599元押金后,不知什么原因,身份驗證總是失敗,“巴歌出行”APP像是出現了系統故障,一會提示身份證審核成功,駕駛證不過關,但重新申請后,又提示駕駛證審核成功,身份證不過關。由于怎么也無法通過身份驗證,無法啟用汽車,劉先生只能申請退款,但又遭遇押金遲遲不到賬、客服電話難打通等問題。
山東臨沂消費者閆女士從今年年初開始注冊使用“巴歌出行”共享汽車,她認為,租用共享汽車的流程不復雜,跟共享單車有類似之處,租還都十分方便,而且價格也非常便宜。
而閆女士在今年6月份在“巴歌出行”APP上提交的退款申請,她以為共享汽車退款時長也跟共享單車類似,最多7個工作日退還,哪料等了2個月,“巴歌出行”也沒有退還押金。記者查詢了解到,使用共享汽車,一般車輛有違章記錄或損傷,押金確實難退。那么,是不是因為以上原因,押金遲遲沒有到賬?閆女士告訴記者,不可能是因為車輛受損導致押金難退,另外,如果因違章導致押金難退,客服人員沒必要隱瞞實情。
對于遇到押金難退,消費者如何維權,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邵桐表示,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,在遇到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因消費產生了糾紛的情況下,可以通常選用以下幾種方式解決:第一是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,由消費者協會來組織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就糾紛進行調解。第二是可以向相關的工商管理行政部門投訴,由相關部門對經營者延緩或者不履行合同的做法進行相應行政處罰。第三是可以按照合同當中或者雙方當事人的約定,向仲裁機構或者向法院提起仲裁或訴訟,通過法定的這種渠道來解決雙方之間的糾紛。
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認為,消費者有多方面的憑證可作為維權證據,第一是交押金,像共享汽車、共享單車,一般都是通過在線支付。網銀或者支付寶或者其他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支付記錄可作為憑證。第二,支付記錄在平臺上用戶的注冊賬號內,一般情況也可以查到充值支付記錄,以及具體的時間,所以通常情況下,證據是不難獲取的。